企业新闻|Corporate New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CRI会客厅》专访:沉浸在酒香四溢的岭南酒文化博物馆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7-3-28 9:53:34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华语环球广播中心、主任播音员、《CRI会客厅》策划人、主持人郭丹对岭南酒文化博物馆馆长周文燕女士进行专访,沉浸在酒香四溢、米香缭绕的酒文化博物馆中,感受岭南酒文化历史底蕴、聆听藏品背后的故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称国际台,CRI)创办于1941年12月3日(起源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1年12月3日开办的日语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其宗旨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郭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资深主持人,现担任访谈节目《CRI会客厅》主持人。曾担任香港回归庆典、博鳌亚洲论坛等大型活动主持人及多次“两会”报道、华语新春特别节目等活动(节目)策划及主持工作,曾获多项国家级主持及播音奖项。
 
以下为访谈部分内容:
 
主持人郭丹:据说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的所在地曾是一座有着180多年历史的酒庄,叫陈太吉酒庄,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该酒庄呢? 
 
周文燕馆长:我们陈太吉酒庄就坐落在美丽的东平河畔,在一家百年老字号的酒庄原址上创办酒文化博物馆,确实颇具意义。陈太吉酒庄始于清朝道光十年,这是目前广东省内为数不多仍然坚持在原址连续不间断生产了187年的百年老字号企业。
 
陈太吉酒庄的创始人是张槎莲塘村人陈屏贤,1830年在当时石湾的朱紫街正式对外开张营业。到1895年,酒庄的第三代人陈如岳,赐进士出身,授翰林学士,他独创的“缸埕陈酿,肥肉酝浸”工艺,就是以石湾“玉冰烧”酒为代表的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之一豉香型,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第四代传人陈道富在广州开设多间分铺,推动陈太吉酒庄的快速发展。
        
直到现今的石湾酒厂集团,已经是陈太吉酒庄传统工艺的第七代传人在经营了。
 
主持人郭丹:看来陈太吉酒庄的故事确实很丰富啊,当然,这只是博物馆展厅里很小的一部分内容,我们也确实很想全方位的了解博物馆,所以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博物馆的概况吧。
 
周文燕馆长: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09年,用四年多的时间收集资料、用心打造,2014年正式对外开馆,首期投资四千多万,目前是广东地区最大、最正规的白酒文化行业博物馆。
 
整个酒文化博物馆堪称是酒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包括:一楼的产品展示厅、三楼的手工酿酒现场、五楼主要是休闲体验区(包括:酒文化广场的曲水流觞场景、古埕酒窖、品酒会议多功能室)、六楼酒文化历史陈列馆,着重介绍中国酒、岭南酒,佛山酒、陈太吉酒、酒俗酒趣、酒与养生。开放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
 
馆内陈列酒文化实物种类繁多,包括陶瓷、竹木、纸本、字画、金属器、各个时期经典酒版等,年代久远,特别是宋元以来的石湾窑出土文物,为石湾千年陶都追溯到源头。古埕酒窖现藏有清代时期古陶埕超过400个,还在用于稀缺高端酒液的储藏。
 
我们馆是佛山石湾片区陶醉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湾玉冰烧酿造技艺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文化旅游的项目,更是佛山的城市名片。
 
主持人郭丹:刚才一进博物馆大门我就闻到了浓浓的米饭香味,真是与众不同啊,我们博物馆还有哪些令参观者耳目一新的亮点呢,请您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周文燕馆长:博物馆确实很多亮点。嗅点就是其中之一,全程参观过程中都会在不同地点嗅到酿酒不同阶段的味道,五楼观光平台可以闻到浓浓的米饭香味,因为下面就是蒸饭车间,米饭的香味飘逸出来,迷雾缭绕,如入仙境;古埕路可以闻到酒饼的味道,因为旁边就是发酵车间;电梯里是浓浓的酒香,让人神清气爽、产生感官上的愉悦。这些真实的体验,使得参观者很有饥饿感,很有立刻就坐下来喝一杯美酒的欲望。这也是我们努力保留这些酿酒原始味道的初衷。
 
第二,作为行业博物馆,体现了严谨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征集的酒文化文物数量多,年代最久远,特别是唐——清代以来的石湾窑的出土文物,可以说是佛山历史上最全、品相最好,为石湾民窑实用器作了系统的介绍和梳理,为石湾作为南国陶都的得名追溯到了源头。
 
第三, 内容丰富的文化大餐。对于那些对酒文化了解不多或是外地人第一次来佛山的,除了看文物陈列、了解酒的历史,参观者还可以在此享受丰盛的岭南传统文化大餐包括石湾龙窑烧制、佛山秋色、龙舟、粤曲、过大礼、武术与酒、岭南成药等,真是一举两得,不枉此行。
 
以及运用当代的高科技技术成果进行展示、互动环节等等很多看点。
 
主持人郭丹:您刚才谈到,除了酒文化的介绍与历史展示等,在我们博物馆中,还有许多实物展示,在这么丰富的藏品背后,是否也有着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呢?
 
周文燕馆长:是的,肯定有让大家爱不释手的镇馆之宝。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故事实在太多,所幸我们收集、整理、挖掘得及时,使得一些珍贵的物品得以保存,这是非常关键的。几年前,中央台拍了一部关于中华老字号的纪录片,找到我们酒厂,跟老员工们进行了交流,我们受到启发,感到有整理历史脉络的必要,这些退休的老员工们已经七八十岁了,如果再不把那些珍贵的资料收集起来,就会造成历史断层,以后就没有人知道并讲述酒厂过去的故事了。呼声一出,老员工们的积极反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例如我们的“陈太吉”酒标,就是由石湾酒厂退休老员工霍炎秋先生捐赠的,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这些酒标都要拿到饭堂烧毁,霍炎秋先生冒着危险抢救出几张酒标放在家里珍藏留念,当得知公司在筹建酒文化博物馆时,主动割爱,将酒标无偿捐出,使我们有幸一睹60多年前酒标的真面目。当然除了酒标(招纸)之外,还有酒器、酒具、历史资料、以及很多珍贵的老照片。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保存得很好。可见他们对酒厂的感情之深。借此机会也对为博物馆文物征集提供过帮助的老员工表示感谢!
 
在陈太吉酒庄里,我们可以看见穿着清代服饰的掌柜们正在打着算盘卖酒,作坊里,满头大汗的工人们正在蒸饭、摊平,晾凉,拌酒饼,装埕发酵,蒸酒,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景都在活灵活现地讲述百年酒庄的手工做酒故事。正是因为有老员工的群策群力,博物馆才得以用大量情景模拟的形式再现昔日酿酒的场景。在老员工们看来,博物馆不仅是一个传承历史的载体,更是一个展示未来的舞台。
 
主持人郭丹:通过参观,确实能感受到岭南非常深厚的酒文化历史内涵,但在岭南地区,依然有着这样的评价,说“广东酒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广东没好酒”,对此您怎么看呢?能谈谈办馆初衷吗?
 
周文燕女士:其实说起这样的评价,应该是几年前比较盛行了,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更存在一些误解。其实近几年,随着粤酒企业的发展、宣传、产品推广,粤酒从最初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到现在“大声吆喝”、文化普及,人们对于粤酒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其地位也自然彰显。当然,改变一个观念确实是需要时间的,任重而道远,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这也恰恰是我们建立酒文化博物馆的初衷之一 ——推广岭南酒文化、改善酒企形象。
第一,说到历史原因,大家知道在古代岭南曾被认为是“蛮荒之地”,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岭南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岭南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岭南酒业在唐宋期间就有相当规模,之后持续发展,覆盖面遍布整个岭南地区。虽然岭南地区有这么丰富酒文化历史内涵,可惜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与省外得到关注度的水平相差太远,以至于产生了这样的误解。究其原因,在于广东地区长期没有进行酒文化和历史资料收集和研究,没有系统整理和编写关于岭南酒文化历史的书籍和实物,没有系统性地进行岭南酒文化的传播和展示,更没有对广大群众进行岭南酒文化历史的培育,而我馆适时的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是我们建馆的另一个原因。
 
第二,我们到底要给后代留下些什么?一个企业一个酒庄用187年精心酿制一壶好酒,这需要传承,需要几代人发挥工匠精神精心酿制,这无疑是一个孤独探索的过程。做企业也好,做博物馆也好,甚至做人也好,归根到底都需要沉淀,需要发酵,需要酝酿,需要创新,需要先胸有成竹然后一挥而就,这个独具匠心的过程,恰恰融入到了博物馆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博物馆的背后是连续在原址不间断生产了187年的百年酒企,底气十足,更有说服力,也是实力的见证。
 
第三,就是希望以酒文化博物馆为载体,提升粤酒地位。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如科普展示、讲座、论坛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关注岭南酒文化和地产白酒,配合产品升级,塑造独具岭南特色的文化形象,以文化带动产业提升,带动粤酒走向全国市场,提升岭南地区地产白酒行业的地位。
 
主持人郭丹:民办博物馆的修建与经营,不同于公立博物馆,需要自己解决很多物力和人力方面的问题。在博物馆运营这方面,您有什么心得?
 
周文燕女士:是的,作为一家民办的博物馆,我们确实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探索之路,有人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在建设之初,我们甚至看不到石头在哪里,因为没有人告诉你你会成功还是会失败,能看到的只有自己的信念,从筹建到现在,都是由石湾酒厂集团提供资金、人力物力负担的,它为博物馆的正常运营提供的最大的支持和保障。更用实力告诉大家,当初的这一个决定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相信,民办博物馆的春天始终是属于我们的。
 
在博物馆的运营方面,我们一直在寻找创新之路。首先找准定位,既要立足独特的岭南酒文化特色,吸引酒文化爱好者,也要向年轻一代灌输正面的、健康的、正能量的酒文化消费观念,培养健康、快乐的生活理念;其次要打造精品,通过开发订制酒系列、品鉴会、临时展览、文创产品开发等活动,更好服务于公众;三是注重传播文化,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是我们企业责无旁贷的责任,实施有针对性的特色公教活动、吸引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流沟通、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博物馆有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于律己,我们不会因为自己是民办博物馆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必须向国有博物馆看齐,藏品也好,人员也好,管理也好,服务回馈社会也好……这三年来,我们培养了自己的博物馆管理团队,我们的讲解员也是禅城区的文化导赏员。民办博物馆在很多方面不会输给国有博物馆,特别是我接下来也会提到的回馈社会公益慈善方面,我们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阔的空间。
 
主持人郭丹:说到石湾酒厂,我们不得不提到一项酿酒技艺,那就是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已入选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吗?
 
周文燕女士:是的。石湾玉冰烧酒以“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和细腻,余味甘爽”的豉香风格在酒类行业中独树一帜,先后获得国家优质酒、中国白酒香型(豉香)代表产品称号,并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享有三大国誉的广东地产酒代表,其“缸埕陈酿,肥肉酝浸”的酿造技艺已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石湾酒厂集团作为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保护单位还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这些殊荣都来之不易,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并将继续传承下去。
 
主持人郭丹:关于博物馆未来的规划,您还有着怎样的思考?
 
周文燕女士:说到民办博物馆的规划,我觉得着眼点不能、也不应该只局限在博物馆这个单纯的领域,我们有着更为系统、更为全面的设想和打造。作为有着187年历史的百年老字号,石湾酒厂还担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做公益慈善、回馈社会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我们要努力为同行业树立的榜样。
 
2013年石湾酒厂发起创立了石湾玉冰烧基金,成为佛山公益慈善联盟的战略合作伙伴,是第一个以企业发起命名的公益慈善专项基金。“石湾玉冰烧”公益慈善基金创立以来,先后参与了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赠、设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奖学金,与佛山市儿福会的单亲家庭助学公益合作项目,佛山市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到阳春开展捐资奖学助学活动等,目前我们的公益慈善基金主要服务于社会助学方面。
 
但是必须承认,企业的力量面对整个社会毕竟是微薄的,感觉依然是杯水车薪……现在我们更加认识到,文化推广是最好最重要也是受益人群最广的慈善行为。我们的博物馆、陈太吉酒庄、美术馆、复原朱紫街,都是为了更好的推广岭南文化、推广岭南酒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新石湾美术馆,她是2015年由省民政厅核准注册的省级民营美术馆,是完全属于石湾酒厂自己的美术馆,是集学术性与公益性于一体的美术馆,更是属于佛山人自己的美术馆。美术馆学术主持是集团的艺术总监、原中国美术馆的副馆长梁江博士,未来我们将每年免费向公众提供10-12次的高水准的专业展览,以一流专业水准和学术级别为目标,从民营美术馆的视角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依托岭南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既服务于广大美术家,也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优质文化服务。努力为繁荣广东新时期的文化艺术,为珠江三角洲以及佛山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崭新经验。今天的佛山人欣赏传统工艺、欣赏高雅艺术不用再去到广州、深圳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做到。这样的慈善公益,是我们需要的、是公众需要的、更是社会需要的。让更多人群走近、了解、喜欢、欣赏、享受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并终生受益。
 
“一间百年酒企、一个陈旧老酒庄、一条消失的繁盛老街、一条崛起的酒文化新产业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酒做到极致,就是在做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借鉴国外打造古老酒厂的模式,打造一个具象的落脚点,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酒文化朝圣地”,让参观者来此体验属于我们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次真正的“文化寻根”。我们已经启航了,并将继续努力前行。”
周文燕女士如是说。
 
岭南酒文化博物馆馆长周文燕女士为《CRI会客厅》题字:美酒让生活更欢乐
 
▲岭南酒文化博物馆馆长周文燕女士(左)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华语环球广播中心、主任播音员、《CRI会客厅》策划人、主持人郭丹(中),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体育局副局长刘芳女士(右)合影